THE 麻雀計番 DIARIES

The 麻雀計番 Diaries

The 麻雀計番 Diaries

Blog Article

三番起胡:避免無番或一番胡。除非已有足夠的番子或適合自己位置的花,否則一般人至少會做對對胡或混一色。

陪銃制下的包牌原則有「包先不包後」的例外情況:一局當中若果有兩個或三個玩家(例如乙和丙)都是指定牌型九張落地,而玩家甲手上只有乙和丙的牌(稱為「侷打」),則視乎乙和丙哪一方較先宣布九張落地(例如乙先宜布九張落地),甲只須在出銃給較先九張落地而食出指定牌型的一方才須包出銃(在此情況下即只須包乙出銃),如果出銃給較後九張落地的一方(例如出銃給丙)則無須包輸,條件是玩家甲在乙宣布九張落地之後不能再上、碰或槓牌。換言之,如果玩家甲在乙宣布九張落地後仍然上、碰或槓牌,玩家甲要為出銃給乙及丙而包輸。包十二張亦採用同一原則。同樣,如果甲手上有乙和丙不要的牌,而甲仍然打牌出銃給丙食出指定牌型,甲仍然要包輸。

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會 麻雀研究學會:第二屆中大雀皇之皇麻雀大賽大賽規則 麻雀食糊 (页面存档备份,存于互联网档案馆)(為方便比賽計分,把小四喜、坎坎糊、槓上槓自摸、大花糊、字一色、清幺九、九子連環、天糊、地糊、十三幺、大四喜、十八羅漢等,列為十番例牌。)

上述牌型被稱為「聽九張」的正統九蓮寶燈,若先摸得雀眼再聽其他牌者稱為「九蓮花燈」;非門清者稱為「嗌九蓮」(喊九蓮)。

開牌方式為從開門者前面的牌垛右側算起,保留所擲得點數之牌垛,開始取牌。如擲七點,從開門者右側第八垛開始取牌。取牌是由莊家開始,依反時針方向輪流,每次取兩垛(四張)牌,至取完十六張牌為止;最後莊家多拿一張牌,稱為「開門」。

方先生是一名從台灣前往大陸投資的台商,進入大陸的時間比較晚,於是由老台商帶著,進入了當地的社交圈。平時無聊老方喜歡打麻將作為消遣,沒想到被同為台灣同胞的台商騙錢不說,還被大陸幹部削光家產,狼狽地回到台灣,老千騙術高明,讓人無從面對,方先生提供了一副透視麻將,說明自己被坑的經過。

槓上自摸花糊計四番自摸;槓上槓摸花當例牌自摸計,以第一槓明暗判定作出銃或自摸論;兩者並同時適用於槓上開花的「出槓」原則(若有)。

麻將遊戲的目的在於將手中的十四(或十七)張牌湊成四組(或五組)順子或刻子,再加上一對將。每一個順子或刻子都由三張牌組成,將則由兩張相同的牌組成。所謂的順子,是由三張連續的數字所組成,例如三萬、四萬、五萬,而所謂的刻子則是由三張同樣的牌所組成。

各主流牌戲的牌張均只得三門。遊湖、混江、默和、碰和及十湖,都是去掉馬弔的十字一門,只留三門,與麻雀相同。儘管明代看虎與扯章也一樣,但明代文獻並無記載兩者的流行程度。相比之下,清代牌戲多數用的都是三十色紙牌,《牧豬閒話》更稱此三十色紙牌「疑始於明之末造,而盛行於今世。雖鄉僻處,無地不有;非甚謹願者,無人不曉。」

一條龍(一氣通貫):擁有同門一至九的牌。若只接受標準「清章」牌型,則視作零番。

圈風器 正常嘅蔴雀遊戲,以一雀爲基本單位。一雀入面有四圈,順序爲東圈、南圈、西圈、北圈。而每圈入面預設有四局。第一局比賽稱爲東圈東局(口語入面會省略末尾嘅「局」字),由東位嘅玩家擔任莊家。爲清楚計,玩家會將起莊牌同顯示住「東」嘅圈風器放喺第一局東位玩家前方。如果嗰局由閒家贏咗,嗰局完結後,就會由本來坐喺南位嘅玩家擔任莊家,稱爲「過莊」,下一局就會係東圈南局,原來南位嘅玩家會變成東位,原來西位嘅玩家會變成南位,如此類推。過莊時,玩家會將圈風器移交畀下一家,放佢喺嗰局擔任莊家嘅玩家前面,但唔會移動起莊牌(因爲起莊嘅位置冇變)。如果冇任何玩家贏出(即係流局),或者莊家自己贏咗,就要「冧莊」(「冧」讀lam6),佢會繼續擔任莊家,進行東圈東局嘅第二戰,各人嘅門風亦都唔會變,圈風器都唔使移位。

若下家或對家打出之牌你可湊成槓子(亦即原已有與其相同的牌三張),則可以喊「槓」,此為明槓;若本身握有四張相同的牌,亦可喊「槓」,此為「暗槓」。槓牌要記得補牌,且不得「順槓」(亦即不得槓上家的牌),以避免作弊。明槓他人所打之牌時,若所補之牌恰巧可以胡牌,不得胡牌。一張不要的其牌型須明擺在門前與花牌並列。且槓牌後,應再補花,且由手內打出牌。

根據自訂規則,現時通常以三番起糊,最大以打八番或十番為上限(網絡遊戲比較常見最大打十三番)。 流程[編輯]

槓上開花(槓上自摸):明/暗/加槓後自摸,補花後不算,外加自摸另計共兩番,但若海底開花的話不另計海底撈月。所有槓類牌型均有部分規例包括「出槓」,將明槓後的糊牌視作打出槓牌者出銃,若為暗槓即視作摸槓者本人自摸三家賠。

Report this page